Google Project Ara幕後故事:讓手機模塊化
[size=12.727272033691406px]Project Ara幕後故事
1月30日,Google宣佈出售摩托羅拉流動,終止了嘗試2年的硬件業務,人們普遍以為,Google整合軟硬件的想法基本失敗,不會再做手機相關的硬件。 但眼尖的記者們發現,Google並未全盤出售摩托羅拉流動,還保留了一個特殊部門“ATAP”(Advanced Technology and Projects),該部門由Regina Dugan領導,Project Ara、Project Tango以及Moto X的部分技術就是來自這個部門。ATAP就相當於另一個Google X,專門從事大膽的想法。
[size=12.727272033691406px]Regina Dugan
負責領導的Dugan非同凡響,他此前負責DARPA(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項目局),這個機構里誕生了衛星導航、互聯網以及隱形轟炸機,在新技術研究方面擁有很強的嗅覺。 Project Ara是這個部門十分重要的產物,該項目是和Phonebloks合作,目的是創建一個模塊化的手機,允許用戶自由更換硬件組件。用戶在購買的時候可以按需取用,節約成本,廠商可以加快產品推出速度。 這可比Moto X僅僅是換個顏色和材質要有趣得多,它顛覆了手機生產製造的模式,還顛覆了用戶的使用習慣。比如為了續航,用戶不需要攜帶流動電源,只需要多安裝幾塊電池就可以了。 摩托羅拉的出售並未影響Project Ara的進行,相反它的步伐更快,漸入佳境。時代週刊對這一項目進行了十分細緻深入的採訪,可以發現,不僅模塊化手機很有意思,Project Ara項目本身也是一個經典開發案例。
背景
電子設備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兩次著名的模塊化設計,一次是Handspring的Visor系列掌上電腦,出現在世紀之交的時候,他們的產品獨創了Springboard的擴展槽,如果用戶想要額外的功能,只需要把相應功能的模塊插上去就行。 這個特性在當時被稱之為革命性的,它使碩大的掌上電腦進入超薄設計時代。據Handspring的產品經理Greg Shirai回憶,當時很多人喜歡隨身攜帶一堆模塊,然後各種插拔,當時可換的模塊包括鏡頭、內存、調製解調器、GPS以及電話。 不過他也提到,這是一種怪癖式的愛好,大部分人不會這麼做,市場需求低迷使得這款產品漸漸退出歷史舞台。 第二次是Modu手機,出現於2008年,一家以色列創業公司宣佈生產一種信用卡大小的微型手機,通過接入到不同的外殼中,它能通過變換出不同的功能。可惜的是,它因為資金鏈斷裂不得不關門大吉,據說是因為沒有大的運營商支援。 當時產品的開發趨勢已經朝著高集成度發展了,iPhone在Modu誕生前一年就發佈上市,它不可拆卸電池,不可擴充存儲容量,卻大受歡迎,而近幾年電子設備的發展也說明,高集成度是未來的方向,Modu死也與這種逆潮流有關。 不過這事沒完,Google低調的花了數百萬美元買下了Modu的專利,為另一段故事的開啟埋下了伏筆。 意外的Phonebloks
Phonebloks的故事頗具戲劇性,主人公Dave Hakkens只是荷蘭的一位學工業設計的學生,由於對人們頻繁的更換電子設備很不爽,某一天製作了一段模塊化手機的視頻,扔到網絡上。沒想到視頻大受歡迎,光Youtube上就獲得了 1900 萬次的點擊,引得Google登門拜訪。 Hakkens製作的那段視頻描述了一部可拆卸組件的手機,任何功能可以自由選配,這就像“如果你的自行車輪胎壞了,你不會把他扔掉再買個新的。”這一視頻描述的畫面正是Google苦苦找尋的,於是一個月後他們宣佈了Project Ara。現在Phonebloks網站成為一個社區,供愛好者們集思廣益。 Phonebloks一石激起千層浪,但是圍觀的人很多,買賬的並不多,模塊化手機顯然與趨勢相悖。Fast Company的John Brownlee就把它稱之為“白日夢”,許多Reddit的專業人士也摻合進來,告訴人們DIY智能手機是沒有前途的。
[size=12.727272033691406px]Paul Eremenko
不過牛人腳下註定沾滿了唾沫,Project Ara証明了這些唱反調的人是錯的,他們的動作十分迅速,這一概念從2012年秋天提起,到2013年4月份開始緊鑼密鼓的展開。根據這個項目領導人Paul Eremenko介紹,功能原型正在收尾,預計數週內完成,商用版本將會在2015年一季度推出。 外部的力量
不同尋常的是,ATAP會與外面的研究人員簽約,推進自己的項目。Dugan曾說,“當我們遇上難以攻克的技術問題,我們就去找最棒的人。”比如他們有一個項目已經吸引了40名電腦視覺專家,分別來自30個不同的單位,包括私人企業、6個大學還有5個國家。 ATAP部門項目的進展飛速正是來源於這種外部力量的借助,儘管內部優秀的管理也是一方面,但是那些來自個人、企業、大學的專業人才幫助,卻是扎紮實實的推動著項目發展。 Project Ara的一個關鍵外部助手就是NK實驗室,一個來自馬薩諸塞州的小機構,NK創始人之一叫Ara Knaian,沒錯,Project Ara項目的名稱來源就是這位技術專家的名字。NK實驗室擁有15名工作人員,主攻電氣、機械、軟件功能方面的工作。
[size=12.727272033691406px]Ara Knaian
“他們在各自的領域絕對是巨星,這些人你都沒法請到Google全職工作。”Eremenko說道。 另一個重要的貢獻來源於3D System,一家3D打印製造商,他們開發了一款全新的高速連拍3D打印機,可以成批的打印Ara手機模塊,既允許規模生產,又允許私人定製,最終天線都可以打印出來。 一旦成功,這將成為3D打印在商業成就上的轉折點,消費級電子設備確實可以通過打印來完成,而不是傳統的開模、衝壓等方法。 Project Ara如何工作?
摩托羅拉流動出售後,ATAP歸入Android主管Sundar Pichai管理,整個團隊搬離總部,在距離總部7英里遠的地方辦公。
Project Ara到底如何工作?這是一個大疑點。根據介紹,Google將建立三種規格的手機硬件平台:小尺寸、中等尺寸、大型尺寸,每一種尺寸的大小由骨架尺寸決定,即鋁製機框,這部分關鍵組件由Google自己設計。 鋁製機框內的內容很少,只有一個通訊模塊和一個備用電池,僅此而已,其他的如螢幕、處理器、電池都由模塊形式提供,一個中等尺寸的骨架可以塞入10個部件。在出版的模型中,模塊使用可伸縮的方式連接入骨架,他們計劃更換更具效率的電容連接,以節省空間。
有一些部件比如天線是不能隨便放的,其他大部分還好,它是被允許熱插拔的,所以當你手機快沒電的時候,你可以拔下鏡頭,換一個電池上去。 可以想像一下,那些只更改產品配置不提升外觀的廠商,每年一度的盛大新品發佈簡直就是浪費,消費者和廠家完全可以不用等一年快速更新產品。 當手機可以模塊化了之後,很多特殊的功能就可以按需購買了,比如家裡有生病的老人,就可以購買一個健康監測的組件,手機就搖身一變成為醫學監測設備。你還可以使用3D鏡頭,捕捉到立體的畫面。 不過Project Ara還需要解決一些基本問題,比如如何保証不會被旁人提醒掉了處理器,手機莫名其妙少了一塊,放在包包里是否會擠壓散架。他們的解決方法是前面的模塊使用插銷固定,後面的使用磁鐵吸附,另外還有一個應用程式來鎖定所有的部件,並且具備防水能力。 逆潮流?
前面講到兩次模塊化的嘗試都失敗了,iPhone引領的高集成度模式受到其他廠商效仿,手機可以做到更精緻、輕薄,Project Ara顯然喪失了集成的優勢。 “這是項目的一大挑戰。”Ara Knaian說道,“手機是今天集成度最高的物體,而我們卻在試圖分離他們,我們必須保証高效的組裝,用戶可以輕鬆的更換,無需擔心太多成本的問題。”
Project Ara手機的模式註定很難做到輕薄,Eremenko說道,當提起模塊化手機的時候,人們腦袋里第一個蹦出的就是樂高玩具,一個巨大的塊狀東西,他們必須抹去消費者的這種印象。 但時代週刊的記者看了一個4mm厚的模塊後,他已經沒法用塊來形容了,而是瓷磚。把這塊“瓷磚”插入骨架,組成一個9.7mm厚度的電話,如果你加了更多功能,它會達到10mm厚度。再加上它豆腐塊形狀的機身,相比起現在旗艦機7、8mm的纖細機身,簡直可以用磚頭來形容。 據這位記者講述,將模塊滑入骨架的感覺確實和樂高不一樣,更像是蒙得里安繪畫的3D版。
[size=12.727272033691406px]蒙得里安作品
如何銷售?
這大概就是Project Ara最有意思的部分,這種手機該如何賣,走什麼渠道,如何讓消費者充分利用模塊化的優勢?這是發售階段最為重要的地方,Project Ara的特點在於可以為每個人量身定做一套解決方案,Google初步想出了3種銷售辦法。 一種是在便利店出售,手機裡面運行一個應用程式來教用戶如何使用,如何組裝、定製模塊。每一部Ara手機里也會有購買通道,Google發現如果你的朋友懂這個,那麼選擇起來就會容易得多,這是最初級的方案。 第二種有意思得多,Google打算設計一種信息亭,可以裝進工業標準的集裝箱,運往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這種信息亭為路人提供平板電腦、手機,路人可拿來測試皮膚、心率、眼睛以及其他功能,通過對用戶使用反饋進行收集、評估,給出購買意見。 Google還沒想好這種信息亭在哪個國家首先亮相,很顯然這會是區域內先試行,而不是全球推廣。 最後一種銷售方式就是根據用戶在網絡上留下的數據,根據數據提供意見。比如經常旅遊的,會推薦大容量電池,以及常去目的地的運營商網絡,那些喜歡暗光下拍攝的用戶,則會推薦低光表現出色的相機。 可以看到,從Project Ara項目本身的研發,Google就採取了類似眾包的方式。在銷售上,為了找到目標客戶群,並為每一個客戶找到最佳的組合方案,他們利用線下用戶反饋以及線上用戶行為數據來推薦個性化產品,這和互聯網思維模式接近,只不過Google把它應用到了線下和硬件產品上。 目前Project Ara進展有條不紊,除了打理一些基礎事務。比如與FCC溝通如何測試手機,好在儘管模塊化手機很罕見,但是FCC是持鼓勵態度的,他們認為這對美國的工業有益。 ATAP有一個奇怪的規定,以兩年制雇佣研究人員,他們要在兩年內拿出可商業化的方案,Project Ara還有一年的時間來証明自己可行,屆時Eremenko和團隊其他成員會慢慢淡出,把項目移交給Google,由後者來繼續商業化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