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告訴各位的, 「華星光電」是完完全全的大陸本土企業, 雖然曾經有部分產品供應給三星使用, 但並不是三星的主要供應商, 因為三星的面板絕大部分都只用自家生產的。
那麼華星光電為什麼老被人跟三星連結在一起?彷彿華星光電就是三星的子公司一樣?
再來, LG賣給小米的面板其實也是有玄機的, 大家都知道韓國企業的特性是好貨絕不會給外人使用, 因此事實上小米電視2使用的是「低成本、新技術」的RGBW 4K面板!
因此, 說句良心話, 4K電視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 為什麼SONY或是松下的同尺寸電視都要賣到近十萬台幣而小米、樂視居然只需要五分之一的價格, 其中面板的好壞其實佔了很大一個因素。
相對LG的低價面板, 樂視採用的是「群創」也就是奇美電的面板, 雖然相關生產技術是2005開發完成的「舊」技術, 但是在顯像的效果上, 依然遵循著一般其他大廠對於4K的嚴格規範定義。
即使如此, 兩台低價4K電視還是逃不開那句「一分錢一分貨」的真理, 因此兩台低價電視高調發佈, 卻決口不提的是只適用HDMI 1.4的標準, 1.4版雖然同樣可以欣賞4K節目, 但是面對刷新率只有30Hz的窘狀, 是無法滿足真4K的3D快速移動影像!
而國際一線大廠在2014年的產品已經開始適用HDMI 2.0的標準了, 在這樣的標準下刷新率是至少從60Hz起跳的, 亦即, 無論是小米電視2或是樂視x50都只是個「假4K」:只有一半效果的過渡型4K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