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midaschen 於 2014-4-30 16:01 編輯
小米移動的三駕馬車
2014年四月14日由NovaDNG發布|類別: 鋒客視點 | Tags: MIUI , 小米手機 , 小米科技 , 小米系統
在兩年以前,我也曾經是一個”發燒友” ——一個最瘋狂時一天刷四五次機,兩天不刷機心裡就不會舒服的人.我也曾經是MIUI的老用戶 ,只是在Android進入了4.0時代之後我就不再刷MIUI了.至於原因,後文會提到.
但即使瘋狂如我,在Android已經發展到4.4,各廠旗艦紛紛踏上四核大道的今天,也已經突破了連續三個月使用原生系統(Nexus 4, Android 4.4, Rooted + ART)不刷機的記錄.就在我已經”原生大法好,退刷保平安”的這個時候,小米推出了他們號稱”不用刷機的MIUI”的小米系統.既然可以不刷機(言下之意:可以不用中斷我的不刷機記錄了,耶!),而且我又已經很久不用MIUI了,對他們現在是什麼樣有點兒好奇心,於是我便下了一個…
當然,今天我並不打算在這裡討論小米系統本身(關於我對小米系統的看法可以移步我的微博 ,到時候估計會專門寫一篇來黑),而是來淺談一下小米系統的企圖.儘管我很想說說它的戰略地位,但怎奈我不是小米的人我也說不清楚.文章裡的事件大多憑印象,如有錯漏及不妥請不吝指出.想看我黑小米的同學們可以Ctrl + W了…
MIUI 的困局
MIUI, 是小米公司的生存和立足之本. 在前4.0 時代, 小米靠著MIUI 拿下了第一批”發燒友(或許我該說, “刷友”?)”, 建立了自己的用戶基礎. MIUI 能夠在大部分主流機型上提供相對完整的米系體驗. 由於Rigo Design 出色的設計(MIUI V5) 以及小米糰隊對本地化正確的理解, MIUI 取得了極好的口碑.
儘管MIUI 為小米公司掘出了第一桶金, MIUI 的適配成本卻居高不下. MIUI 一直走熱門手機官方適配, 其他手機社區大神移植維護路線, 在Android 4.0 之前, 由於那時的MIUI仍然是基於CyanogenMod, 開發和移植難度並不會很高, 穩定程度與bug 都可以接受. 進入Android 4.0 時代之後, MIUI 轉向原生開發路線, 導致官方適配機型維護成本激增且沒有原廠Android 4.0的機型都不能升級至官方MIUI V4, 而層出不窮的Bug 也開始使很多非官方支持機型(與很多官方支持機型) 的MIUI 用戶感到困擾. 而且在這時可以很明顯的發現, 官方支持機型的增加顯著放慢了, 有很多”準熱門機型”都沒有官方支持. 很快, 小米意識到這個問題並把MIUI 的架構改成PatchROM, 然後由自己或合作開發組做基於原廠固件的適配. 但是即使如此, MIUI 開發成本和實際效果之間仍然沒能取得很好的平衡. 這個時候, 一些原MIUI 用戶選擇了離去.
彼時MIUI的刷機動力——優化, “發燒”與美化,在Android 4.X時代逐漸顯得疲乏.在Android 4 . X時代以前, Android手機體驗較差, UI也嫌醜陋.在這樣的條件下,用戶選擇刷如MIUI一方面是看中了MIUI具有很強的本土化優勢,另一方面基於CyanogenMod往往能帶來比原廠ROM更加流暢的體驗,而MIUI的特色主題功能又能一改Android 2.X的醜陋面貌.但是從4.0開始, Android Design規範出現, Android有了一套自己的成體系的整體設計風格,並且系統UI與Android Design配合完美,因此部分用戶拋棄了MIUI投入了AOSP和CM等風格接近原生的ROM的懷抱中.在Android 4.1之後, Project Butter的加入又極大改善了Android長久以來被人詬病的卡頓遲緩,當其中一些為了性能而刷上MIUI的用戶發現原生Android 4.1比MIUI V4 (Android 4.0)流暢時,這批用戶也選擇了離開MIUI. 很顯然, 曾經風光一時的MIUI 在今天已經顯出了疲態.
下接層繼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