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老闆在2013年9月5日發布了小米3,雙版本,TD移動版是英偉達老黃的核彈四代,聯通版則是當時睾痛尚未量產的8974AB(嘛,我知道你們想說啥,這個下面會說)。 然後,經過差不多三個月之後,雷老闆神奇的在2013年的最後一天發售了米3的高通版!!壯我米,終於實現了2013年上市的壯舉,啪啪啪,先送幾個耳光給小米各位老闆,感謝你們的期貨主義、飢餓營銷,成功的讓一堆廠商有樣學樣,小牛學大牛,搞的我們現在買個手機都要跟買火車票似的搶瘋了! 嘛,說實話,我對米3TD版毫無興趣,T4這個大XX+TDS-CDMA這個大XX,混合起來的殺傷力簡直堪比五仁月餅。不過基於米2/2S打死不降頻的神奇表現,我還是費了半天勁搞了這麼一隻米3高通版,畢竟全球首發8X74AB。 不出意外的,依然老套路,先收錢在出貨,下了訂單四天之後才收到貨。第一批聯通版絕對不多,小米官方都沒敢說賣了多少台;不過考慮到他們一貫的所作所為,我只能說沒有壓在“承諾”的第七天發貨小米已經很看得起我了好嗎。 外觀 開箱照就不發了,早就開爛了,小米3 TD的評測都出來很長時間了好嗎。我就不丟這個人了,盡量把這貨拍的好看一點吧。 其實從外觀上看,米3還是比較符合我的口味的:前後設計有棱有角,正面就是是規則的矩形;
無突起的攝像頭在後蓋邊角上,沒有放在中間喧賓奪主,而且鏡頭邊框設計簡潔,規則的矩形,整個後背除了LOGO、說明跟攝像頭基本沒有多餘的修飾,配合亮銀色的底漆和邊框弧形過渡,科技感MAX~~(所以建議不要買黑的,土鱉指數MAX)。
對比這張NOTE3的,如果沒有三星信仰加成,打死我都不會覺得牛3有任何出彩的地方。
當然啦,如果說煤油們給米2找了個MX2當爹還算牽強,那麼我們給米3找聯想的K900當爹則毫無問題。細節上有差,但是總體設計思路其實還是差不多的。 手感 手感比起外觀,則是冰火兩重天了;米3的外觀給我極大的好感,手感則是跟ZEALER說的一樣:擊穿了下限。 米3的5寸屏幕本來就沒有窄邊框,再加上兩邊跟Lumia似的弧形過渡,導致整體寬度十分驚人。雖然是5寸的屏幕,但是寬度已經跟NOTE3這種接近6寸的手機差不多了,都是完全無法一手掌控,然而屏幕面積的差別會讓人感覺特別不爽;而且邊角沒有圓滑處理,按照正常姿勢握持,那是肯定戳著掌心的。 雖然雷軍說是因為超靈敏觸控,所以不得不加寬了邊框,但是三星不也有麼,怎麼沒見邊框加寬? NOTE3屏幕5.7寸,總體三圍還是跟5.5的NOTE2差不多。可以說手感這一項,米3完全不及格。米1米2有意識控制尺寸的節奏蕩然無存,米2到現在都是我的主力機,性能夠用,尺寸完美還能換電池。對比之下米3簡直不能忍。 再接著吐槽:米3改用了廠商們喜聞樂見的抽拉式SIM卡槽,雷老闆還能藉著各種花樣的SIM卡槽賺一筆,實在是英明英明~~不過這個卡槽體驗比較糟糕,用頂針頂的時候需要比較大的力氣才能頂出來,不過可以用大頭針代替頂針也算是勉強好評。 然後就是麥克,米3據說是雙麥克降噪,我只在頂端找到兩個,不知道是手機底端沒有設計麥克還是能力太弱,反正使用百度語音輸入的時候非常不給力,經常出現語音不清晰無法識別的情況。通話測試現在倒是沒什麼太大的問題,不過用不了語音輸入大大降低了輸入效率。順便打個廣告,語音輸入現在已經比較成熟,百度訊飛之類的基本沒問題,整句輸入也能基本準確,特別是聊天的時候,語音輸入簡直是大殺器。所以米3的語音輸入體驗不佳實在是影響心情。 唯一的亮點大概就是按鍵跟外放吧,比起前兩代得過且過的按鍵,米3的按鍵不僅設計的很精緻,觸摸起來沒有鬆動,而且鍵程乾脆,按起來手感十分的爽;有煤油說MX3的按鍵甚至讓人沒事都想按兩下,那麼我認為米3的按鍵也是達到了這個程度,起碼最近玩的手機裡面,G2/Z1/NOTE3/N1都還是有差距的。 至於外放,因為設計在手機底部,所以不會像2代那樣放在桌上被擋住,聲音相當宏亮,以至於你睡覺的時候可能會被消息提醒嚇到;很明顯,這點對於中二值滿點的米粉們來說非常重要,他們可以拿著睾貴的米3在地鐵上放荷塘月色了。 性能 而CPU方面幾乎毫無差別,雖然測試中米3是比NOTE3好點,不過那也是因為我的N9006是個地雷體質,本身比較弱。參考下高通版NOTE3的正常跑分,其實米3也沒啥區別。 而高通吹的內存帶寬與ISP改進,反應的就不是很明顯,而且米3的拍照渣優化把後者就廢掉了………. 從CPU頻率分析來看,相對於米2/2S令人心花怒放的打死不降頻,米3則是正常的驍龍800機型表現:晚期ED患者。無厘頭的降頻貫穿整個測試期間,因此,不用報太高的指望,畢竟這塊SOC能耗也是10W+,不降頻真的太難。 這裡專門針對小米換芯片寫一點,其實8274AB跟8974AB價格差距確實有,但是沒有某些磚家叫獸講的那麼喪心病狂;老實說之前我們玩了這麼久的手機也沒意識到這是個問題,不管是貼吧還是論壇,高通家的東西,一貫是以支持4G的芯片來稱呼的,比如8960,8974。因為性能無差嘛。米3高通版我之前也是一直用8974AB來討論的。 不過這件事爆發到現在,已經成了一個完全扯蛋的結局。不管是小米官方,還是憤怒的“米粉”,還有某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人,這三方都是各懷鬼胎。誰都不再在意到底是怎麼回事,只顧著洗地跟抹黑。最搞笑的就是某些米粉,一聽8974AB變成8274AB就炸毛:尼瑪8274比8974差整整700惹!媽呀,這種心態之下,說啥都沒用。 其實要說不對,當時就可以指出來,因為那時候4G牌照未發,米3絕對不可能用上8974AB,雖然按照半導體產業的一般規律,極大的可能就是8X74系列每一個晶體管都一樣,乃至8X74AB就是特挑的8X74也未嘗可知。但是沒有4G相應的射頻處理,那也只能乖乖的叫8274AB。 當然了,有些逗比甚至說米3只支持21M的HSPA+,純粹是腦子進水或者水軍。好歹聯通雖然沒有入庫檢測,這點智商還是有的,宣傳欄上可是明明白白的標著42M。就好比說米3宣傳或者暗示能上FDD,結果弄了8274AB,那才是鐵板釘釘的商業欺詐。不過現在看來,也是一幫人覺得米3的4G破解無望,一怒之下變身米黑,小米自己搞了一堆毫無誠意的聲明,各大“友商”水軍盡出把事件鬧的更為不堪。所以說,這件事,沒有贏家,要說換芯片,一堆廠商要中槍,前期吹牛宣傳誰沒做過,某萬年CPU啥改進沒有,後面加個E,立馬吹是改進型號,呵呵。 這裡我們藉用一下某500翔發布會的PPT~~~ 然而,即使堆棧式傳感器又如何。拍照又不只是看傳感器,小米一貫是高參數,攝像頭模組參數如何?後期優化如何?顯然完全一坨,跟同樣採用IMX135的NOTE3比起來,一個是天使一個是“嗶嗶”。索尼Z1坐擁手機第二牛的傳感器跟鏡頭,不還是一坨。對於小米這種廠商來說,堆棧式背照式無差別啦,反正都是一坨,無非參數不同給粉絲打打嘴炮。 續航 性能之後來說續航,米3也是3000的電池,目前來看也是標配。現在稍微配置好點的智能機,如果不能換電池,沒有3000+的電池簡直是犯罪。類似MX3這種2400毫安還不能換電池,我只能說你需要充足的信仰。 所以說三星的用戶都挺幸福,一塊電池幾秒換上,原地複活滿血滿魔。 移動電源是好,但是這個體積你能弄多少塊電池了?充電的時候你還要跟重症患者一樣掛個尿袋很爽嗎?好點的移動電源都是上百,一塊品勝電池才多少錢。充電一次要兩三個小時,換個電池才多長時間。 所以說嘛,單是能換電池這一點,三星的良心就比別的廠商海了去了。別嗶嗶什麼換電池不安全,不能換電池就安全了?神族的光宇電池已經頂爛了多少屏幕,IPHONE多少BOOM了?當然了,雷老闆早就貼心的為米粉們準備好了69的移動電源,只不過因為太良心,所以還要搶! 啊啊,好像扯遠了。我們來說說續航,目前測下來,在WIFI+省電模式下,米3可以達到7小時出頭的亮屏時間以及30多小時的待機時間,以此推算3G亮屏續航大約在6小時左右。
省電模式下,CPU強制限制最高頻率960MHZ,不過比起去年這時候省電模式卡的雷老闆都認不出的米2,米3初期還是不錯的,省電模式下基本流暢,長期使用不成問題。 不過搞笑的是,米3的最強性能是在均衡模式下,如果開啟性能模式,那麼穩定性跟跑分還不如均衡模式。很明顯倉促上市,軟件根本沒有優化好。 拍照 關於米3的拍照,已經不想多黑,ZEALER已經解析的足夠明白。在此奉上夜景實拍補刀,對比機型:米2(800萬BSI),NOTE3(1300萬堆棧式),IPADAIR(500萬). 可以看到,三星的拍照功力依然安卓第一(跟米3一樣的傳感器哦),不可動搖,米2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優化,我覺得比米3還好點。嘛,所以糾結攝像頭毫無意義,反正都是一坨。國內拍照能搞好的也就華為了吧,反正我記得之前評測,P6的800萬秒了FIND5+XPLAY(後兩者也是堆參數的貨)。 屏幕 米3用了一塊1080P的5寸IPS屏幕,如果跟NOTE3對比,自然是完胜,再爛的IPS,也比同分辨率的AMOLED好100倍。雖說AMOLED進化到現在,PPI已經足夠高了,硬說顆粒感也幾乎沒有,但是過於艷麗的顏色是在讓我接受不能。再加上非標準RGB排列帶來的問題:圖案和字體邊緣顏色異常。實在是讓人要敬而遠之,傳說S5用LCD,那可真是讓人歡欣鼓舞,在我看來三星的唯一短板就此消滅。 不過米3還是延續了一貫的特色,參數足夠,但是表現不咋地,明顯偏黃,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暖屏;即使對比不咋地的上代米2,依然可以看出這讓人聞風喪膽的黃色。再加上超寬跑馬邊框造成的操作困難,我實在難以提起好感。 最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觸控的全面惡化;可能是冬天,手上的靜電比較多,使用米3的時候,經常出現誤觸跟斷線。表現在打字錯誤率極高,滑動變點擊,甚至隔空5CM屏幕都會有反應等等現象。有人說可能是超靈敏觸控惹的禍,事實上我打開了超靈敏觸控問題居然還有所緩解………而對比機型NOTE 3跟米2,IPAD AIR則毫無問題!我實在難以想像,就算是初始沒有優化好,難道發售了這麼久的移動版米3用的不是同一套觸屏麼?最基本的硬件都能做成這樣,實在是讓人失望透頂! 軟件 軟件方面,MIUI已經沒啥好說的了,即使是世界範圍之內,也是無敵的存在。我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總是狂熱的追捧原生跟CM。就係統UI這方面來說,我還是覺得國外遠遠不如國內,從外觀上來說無論是MIUI還是FLYME,甚至是OPPO那套擬物化的新UI,國外有能打的麼;功能上來說,也無非無有勝負,miui的功能,特別是在幾個親兒子身上,已經繁雜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除了XPOSED框架,我真想不到折騰MIUI的理由了。 特別是在國內把”嗶嗶”鬥士谷歌給牆掉之後,GMS服務套件基本處於抽風狀態,原生之類的更是雞肋。需知,現在谷歌眼看安卓碎片化無可避免,自己也沒辦法避免各大廠商紛紛定制的侵蝕,所以最近幾年安卓更新特別慢,谷歌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到了自己的APP上面。原生系統功能孱弱,對國人來說醜不可言,沒有谷歌套件完全就是個垃圾,也就某些”嗶嗶”高的傢伙需要NEXUS維持金光閃閃的面子。 但是,米3的MIUI嚴重不能讓我滿意,雖然確實已經到達一定的高度,然而IT行業從來都是不進則退。這一代的米3,工業設計倉促趕工,UI更是匆匆忙忙。 首先就是ZEALER提出的,單手操作問題。因為米3寬度已經完全反人類,所以迫切需要UI優化。然而雷軍顯然懶得花這個時間跟精力,該是什麼樣還是什麼樣,照比例放大而已,從適配第一部1080P手機==OPPO FIND5至今,小米在這方面幾乎沒有任何進步~~~ 其二,MIUI日漸臃腫,隨著雷老闆在北京五彩城畫了一個圈,底下的碼農們便吭哧吭哧給自己老闆打造了各種內置APP圈地撈錢。有用的沒用的都整上,只要能撈錢就好,反正米粉的IQ也挺拙計。結果就是系統佔用資源過大,最明顯就是反應在內存佔用上。 進入1080P時代,米3的開機可用內存居然只有1G出頭~~NOTE3的高通版開機可用還有2.5G左右呢!算下來MIUI開機就多吞了500MB!這是何等的”嗶嗶”!!!!我只開了三個日常APP,可用立馬跌倒600左右,如果我保持使用習慣,十幾個APP一起開,立馬人仰馬翻一片自殺。什麼,你問我為啥開那麼多?請問,十幾個APP算多麼?智能機不能開十幾個APP那叫廢柴謝謝。 第三,最為嚴重的問題就是,進入全高清時代,MIUI的資源立馬顯得粗糙起來,720P時代MIUI的體驗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界面的統一和精緻,還有Beauty這種神一般的主題。但是1080P時代來臨之後,MIUI也面臨著界面粗糙的問題。小米桌面背景,那幾張所謂100萬選出來的笑話我們先不說,桌面圖標、各種插件,在超高PPI下無一例外都不夠精緻。 這跟小米的態度是分不開的,隨著主題、遊戲、小說等項目的上線,MIUI的力量可以說被很多大的削弱分散了。而在功能已經足夠甚至過剩的情況下,MIUI的重點依然是功能而不是UI本身。這就類似於MIUI V4時代,因為鋪子攤的太大,導致MIUI本身開發的一塌糊塗,最後小米也不得不承認V4是一個相當失敗的版本。 到了現在,其他廠商的UI基本都更新換代,FLYME上了3.X,平面化改進非常大;OPPO的新UI在我看來也有了足夠的資本緊隨其後。而MIUI依然是那個V5,一如既往的渣背景,一如既往的官方醜主題。除了每週打補丁修BUG,增加一些可有可無的功能,MIUI的腳步已經放慢了。誠然MIUI依然領先眾多廠商,但是別人就在固步自封麼?除開華為中興一如既往的擺爛,魅族OPPO乃至金立的軟件部門哪個是吃素的? 安卓第三方UI發展到今天,經過一輪又一輪的爆發式開發和抄襲,功能已經不再是重點,UI美觀度才是重點!不管是逆潮流的擬物化還是順潮流的平面化,小米好像都無動於衷,百萬壁紙的醜聞我也不想重複,噁心的自帶主題更是被神族之流秒飛。主題市場殺雞取卵似的收費制度,很是降低了用戶的好感度。就目前來說,MIUI V5已經不復初出茅廬時的威武霸氣,反而走進了去年這個時候V4的擺爛死胡同。雷布斯經常掛在嘴邊說用戶至上米粉至上,但是從V5現在的開發重點來看,依然是圈錢至上,以至於那副吃相都懶的遮蓋了。 MIUIV5現在的種種問題,內存佔用、不夠精緻、主題醜翔等等,歸根到底還是態度問題。小米這一年足夠成功,但是產品線瘋狂擴張,產品態度不斷惡化,只顧著開荒,自留地就這麼荒廢了。 總結 米3有沒有進步?可以肯定的是相比米2進步依然巨大,但是相比米1到米2的軟硬件全部升級,米3顯得蒼白無力。米3的升級大多是在整個產業升級慣性之下的帶動,即便如此,它的硬件也顯得不夠犀利。米1發布之時,獨領風騷,力壓旗艦;米2雖然沒那麼牛氣,但是配置依然是頂級的;到了米3,呵呵,不過中高端配置而已,離旗艦都差得遠。 硬件堆不上去,工業設計也不行,憋了一年多,發布會都推遲了,結果米3就搞出了這麼個跑馬邊框的貨色,整體團隊技術的限制 導致人機功效差到無以復加。相比米2在整體尺寸上的取捨,米3很明顯是為了堆參數,可以說沒有用心去設計。 單從硬件角度說,米3已經失去了所謂性價比的優勢,雖然名義價格1999.但是實際價格已經漲了兩三百甚至四五百,而在2500這個價位上,光是硬件上不相上下甚至佔有優勢的機型層出不窮,最關鍵的是:米3你買不到啊買不到。如果不是朋友幫忙,我這台評測的米3都買不到。 雷布斯說今年出貨多少云云,我相信那個數字八九不離十,但是他從來不提到底小米網每次搶購實際放出多少台,又有多少放到了社會渠道跟運營商渠道。以前搶小米拼的是人品跟網速,但是現在,小米直接就能廢了你的購買資格,倒霉如我,什麼賬號都不行,一直一直在排隊。我不知道小米這種耍猴戲一樣的搶購能維持多久,但是我可以肯定小米已經成功的讓我的好感盡失,如果不是為了8X74AB,我對米3興趣全無。 而硬件不行,軟件也是一反常態的萎靡。我這個忠實的MIUI用戶,用到現在,覺得米3軟件體驗甚至還不如米2,漫不經心跟敷衍了事就好像刻在米3那個巨大碩大龐大的額頭上一樣,真是諷刺。 總之,米3只是一個尋常的中端手機,之多比魅族之流強上那麼一點點,但是再不復米2這種沒有短板的木桶型手機(即木桶效應,用戶體驗取決於最短板)的威風。米3的缺點異常明顯,亮點卻乏善可陳,外觀的進化也被極差的手感所抵消。再加上越來越喪心病狂的飢餓營銷,我對小米的感覺實在是跌到谷底。 更為可惡的是,在小米的帶領之下,一堆廠商藉著電商之名,打著極高性價比的旗號,推出了一款款超低價的期貨手機。“搶購”“無貨”“等待”,成為了2013年末到2014年初的熱門詞彙,廠商們好好耍了一把猴戲,看著”嗶嗶”們醜態百出的搶購,心裡樂開花。誠然,這並不能全部推給小米,凡是這麼做的廠商,都是極為卑劣的。但是小米作為始作俑者,罪責也難以逃脫。
|